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南通日报:关于建立南通船文化博物馆的提议

2017-06-16 15:399420搜船网搜船网


南通的发展离不开水,水使得南通具有文化的积淀的和发展的未来。黄海、长江、运河、河汊,南通的水文化使得南通的船文化在共性之中更加具有独特的特点。

南通船文化博物馆可以依托港闸区或长江的区位优势和造船优势进行结合,可以分为三类展线进行深化设计和研究。

一、海船

海上船舶作为一个大的项目内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海上贸易、海上作战、海上捕捞等内容决定了其体量的大而稳。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缩短中国和世界的距离,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等故事与船文化息息相关。

南通小洋口、启东吕四港近现代木船都已经10-15年进入换铁船时代,那些木船要被拆解。在海门和如东现在基本上只有很少的一些小型海船,在别的一些沿海港口也可以零星找到一些木船。政府部门如果抢救性进行保护,既节约了开支,也是非常好的实物展品。

在多年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在启东、通州、海门、海安还有零星的木船制作工厂,工人年纪基本是60岁以上的老人,木料造船后继无人的迹象,像这些手工木船制造完全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港闸区陈桥街道有很多船厂,在整体造船不景气的当下,把闲置的企业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闲置的现代船舶也可以加以改造、包装设计。这是盘活一些企业的好办法,如果放在陈桥等地,通过旅游绿色产业对于带动地方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江船、运河船

历代就长江运河和船舶有太多的历史和文化,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教授讲道:“中华舟船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儿女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南通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运河和内河航运,唐宋时代作为重要的官盐产地,通扬运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东汉赤壁之战中,双方使用的船舶数以千计,足以说明当时舰船的巨大数量。隋炀帝3次率庞大龙舟船队巡游江都,是大运河航运发达的标志性史实,也是隋代造船技术工艺水平大提升。扬州博物馆3楼陈列的唐代独木舟、宋代造船非常发达,宋太祖在位17年,曾经15次去船厂参观,太宗年间造槽船3237艘。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宋代内河船舶造型,在造型风格和细部描绘方面为我们进行船舶造型复原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料。元代也造战船5000的记载,上世纪70年代在如皋挖掘的宋代木船、清代阔头船、松江报摇船、报摊船、镇江报和船、沙船、扬州木屐船等在制作风格和装饰手法及材料等方面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官船、运兵船、槽船、运盐船等在功能和使用不同上也会产生不一样的造型,如果进行细致挖掘可以整理出很多的船型。

我们可以把不同时间和不同造型的船舶陈列出30-50艘的话,结合陈列、展览、民俗、美食、文创、农家乐的产业链开发,做主题性的船文化创意园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三、小型船舶

从浮具至山东长岛4000年前的独木舟,山东荣成商周独木舟、江苏宜兴、武进淹城的春秋独木舟、到汉代福建连江、广东黄花岗的独木舟、东汉陶船、五代河船、宋代汴河客船、摆渡船、鱼鹰船、护卫兵船、邵伯报河船、高淳报河船、秦淮画舫等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功能、不同的使用者也使得船文化呈现多彩的景象,人们会在船文化里感受古人的智慧。

展览可以通过滨水地区在室内、室外通过多样灵活的展览方式,以主题博物馆的建立,在内涵上进行挖掘、在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在陈列方式上进行有效整合、多维度的组合、跨界跨区域的合作。

“船舶达天下、江海连五洲”的主题,南通需要创新引领,抓住新机遇、打造新优势、扩展新领域、开创新事业,积极推动上海“北大门”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经济综合体作出贡献。

来源:南通日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搜船APP内阅读

让船舶交易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