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船配业需“弯道超车”

2012-05-10 13:047480船舶资讯船舶资讯

    2012年,造船“寒流”加剧来袭,无论是新船接单量、手持订单量,还是船价等一系列数据都显得较为悲观,且业界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也不乐观… … 造船市场的变化以及一系列国际新规范、新技术带来的节能环保等新要求,对船舶配套业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船配企业应该如何求生存、求发展?业界专家表示,船配企业应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关键要拿出切实有效的行动来突破困境,力争实现“弯道超车”。

摆脱低端竞争,拥抱绿色机遇
    目前,国内船配企业数量众多,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不完善的产业结构阻碍了国内船配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市场危机的冲击下,其弊端就愈发突出。业内人士认为,一批国际海事新规正式生效,使船配企业发展面临绿色技术挑战,但海事新规也将催生船配业的新市场,绿色技术将成为市场热点,因此,绿色船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将迎来新高潮。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指出,重复进行低水平研发已没有意义,必须跟上世界造船发展新趋势,“起点要高,要研发能满足今后5-10年甚至更长时间新规范要求的技术”。他表示,尽管目前不少新规范还没有正式实施,但多数船东在订船、订设备时就已考虑到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要求。即使是内河船船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低水平产品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船配企业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勇于开拓进取,而不要老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发展。
    目前,为满足新的国际海事规范要求,造船界提出了多种提升船舶能效水平的方案,除优化船型设计外,更多的方案集中在船配设备的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之上。另外,随着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海事公约、规范在未来不断实施,也必将催生出许多新型船配产品。
    “市场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自主品牌船配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更高标准的要求,这给船配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果无法顺利跨越这个门槛,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变小!”王锦连指出,不光是远洋船,就连内河船、江海直达船等非远洋船舶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国务院出台的《加快长江内河船舶发展规划》就对船舶的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等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船配企业自主创新的担子非常重,只有突破技术的瓶颈,满足新规范、新标准的要求,才能保住甚至扩大市场份额。

积极调整结构,加快业务转型
    根据业界的市场调查报告,全球海工装备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并带动海工配套设备市场需求迅速增加。当前,大型船企正在加速调整业务结构,向海工领域转型,但我国众多中小船配企业的产品研发仍停留在船配设备这一领域,因此,他们转型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
    “在技术方面,海工装备的要求高于普通船舶,船配企业只有提前做好准备,突破技术障碍,并满足海工的规范要求,才能进入这一领域。”王锦连认为,要占领海工配套设备市场,船配企业必须将研究海工技术规范、研制适应海工需求的配套设备、加快业务结构调整等工作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他表示,目前,海工市场相对比较平稳,预计“十二五”的市场比“十一五”更大,因此,海工配套应成为船配企业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方向。
    王锦连指出,海工配套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泛,一些专业配套设备与普通船舶的配套设备差别较大,船配企业研制这些设备的难度也较大,但这些障碍并非不能逾越,因为二者的专业相近。事实上,目前有不少企业成功利用陆上技术向海工业务转型,这与船舶通用设备企业转型海工是一样的道理,例如柴油机、甲板机械、锚绞机、电机、风机、电站等,这些普通船舶需要配套的设备,同样可以在海工装备上得到应用,关键是企业要熟悉和满足海工规范。

推进重组重生,争取做大做强
    当前,不少沿配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庄力,不得不四处找米下锅;部分企业遭遇了撤单、订单需求减少等问题,生存压力倍增。“与其饥不择食,不如谋求长远发展。”有关专家指出,在当前形势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在所难免,优秀企业也可借机提升综合实力,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持续低迷的船市需求、日渐增大的成本压力,加剧了船配企业的经营压力,但也给优势企业调整战略和产业布局、整合产业链、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契机。”王锦连认为,当前形势下,部分船配企业存在着像中小船企一样退出市场的风险,所以其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准定位,如果不能维持原有市场,则必须考虑转型。“实际上,目前我国船配企业多而散、企业规模小,重组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也许是好事,有利于提升我国配套业的整体竞争力。”王锦连透露,就船舶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正在向政府建议出台可操作的政策,促使实力强的企业主动兼并弱势企业。当然一些企业也可利用国家政策,主动退出市场或转型,例如,可以根据自身的机械加工能力,向其他领域转型。
    王锦连还指出,企业也可考虑加强国际交流,寻求合适的国外合作伙伴。“因为成本高、融资难,一些欧美企业有意向中国转移,这是个很好的市场机会。国内船配企业可考虑在技术、品牌上与之展开合作,借机调整产品结构。”他特别强调.我国船配企业不能故步自封,要有全球视野,选择合适的时机大胆出击。

进军高端市场,提升本土化率
    造船强,还须配套强。当前,船舶市场竞争加剧,船企都在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高技术、好品质、低价格。因此,我国船企除了要努力提高船舶的技术水平和建造质量,还必须拼出价格优势,但由于大量的船配设备依靠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产船舶的价格竞争力,所以必须提高船配设备和造船装备的国产化率,以降低造船成本。
    目前,我国船配业面临两大困境:一是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和甲板机械等主要配套设备仍在大量进口整机,严重侵蚀了造船业的整体赢利;二是对一些核心产品,如船用通信导航系统,海工装备的水下生产系统、功能模块、深海探测及工程作业装备等,我国尚未掌握相关研制技术,或者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还达不到要求。此外,缺乏知名品牌和高技术产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自主研发实力较弱,企业间联合研发和生产、系统集成供货能力较弱,综合竞争力不强,产品档次较低,产业层次不高,高技术含量的关键船配设备较少等,也是国内船配企业的通病。
    国家鼓励提高船配设备的国产化与本土化率,加速推进船配业本土化进程,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对此,王锦连指出,船配产品必须加快向高端方向拓展,一方面,要尽快形成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形成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要控制成本,形成价格竞争力。特别是在一些细分市场中,船配企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准定位,牢牢稳住市场份额。他相信,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进人才、引进品牌等手段,抓住机会,积极进行自主研发,多条路子并行,《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配套设备本土化率80%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来源:中国船舶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海上丝路指数:供需关系失衡严重 市场运价整体下挫
上周,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简称“海上丝路指数”之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报收于636.3点,较上一周下跌7.9%。21条航线指数中有2条航线上涨,19条航线下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主要港口中,1个港口运价上涨,17个港口运价下跌。本报告期重点航线指数情况如下: 欧地...

0评论2018-03-131169

贸易战的另一面:中国将在2018年加大进口政策力度
贸易摩擦日渐有走火迹象,市场忙着分析美国引发的反制措施将有几何,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中国还会有另一种反应。 3月8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开年出口增速强劲、顺差相应扩张。其中,2月出口同比增长36.2%,创三年来最大单月增幅,而当月进口同比增幅则降至0.2%。为剔除春节效应,将1至2月数相加后可以...

0评论2018-03-131336

东方海外年赚1.38亿美元 整合后欲主打欧洲市场高端精品航线
获悉,东方海外国际发布2017年财报,该公司2017年全年实现收益61.08亿美元,同比增加15.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2.19亿美元实现扭亏为盈。 东方海外表示,2017年经济环境远胜预期,在接近十年低增长后,全球主要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及贸易货量同...

0评论2018-03-131033

西非-中国VLCC运价跌至15年来低位
普氏能源资讯显示,近期从西非至中国航线的26万吨VLCC,运价为8.08美元/公吨,为2003年9月3日以来最低,当时运价为7.80美元/公吨。船队快速增长影响运价 造成这种低运价的根本原因,一部分是由于VLCC船队在过去两年中的超速增长,两年内新增的运力占当前船队的15%,以及新造VLCC订单量激...

0评论2018-03-13860

散货船市场今年最坏时候已经过去
今年一月份散货船运力是过去十年船队净增最低的一个月份,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对于2018年散货船市场而言,散货船市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Commodore Research分析师Jeffrey Landsberg近日表示,一月是散货船市场特殊的月份,因为一般来说,一月份是船队运力增长的最差时期...

0评论2018-03-13692

MPC再收购一艘支线集装箱船
挪威集装箱船MPC Container Ships日前宣布,已签署协议,收购一艘建于2005年的支线集装箱船。 该公司表示,已与3月9日签署协议,以66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一艘1350TEU的“Francoise Gilot”号。 根据VesselsValue数据显示,目前“Francoise Gil...

0评论2018-03-131203

商务部谈1-2月对外贸易:开局良好 实现较快增长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继续狠抓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落实,对外贸易开局良好,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2月,我国进出口总额4.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16.7%;其中出口2.44万亿元,增长18.0%;进口2.08万亿元,增长15...

0评论2018-03-131299

 

搜船APP内阅读

让船舶交易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