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和东盟国家达成建立海事劳工提案磋商机制共识

2020-12-09 16:40470全媒记者 龙巍 特约记者 毛洪鑫中国水运网

12月9日,中国—东盟第2次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在广州举办,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派高级项目官员参加会议并致辞,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合作司均派专家出席了会议。来自东盟10个国家的20名代表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出席了会议。中国首次向国际劳工组织提交的海事劳工公约修正案提案征求了东盟国家的意见,得到各方参会代表的支持。并就中国和东盟国家建立海事劳工提案磋商机制达成共识。

记者从广东海事局采访了解到,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10个东盟国家政府主管机关20名代表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出席了会议。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中国船东协会、海事院校以及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的专家学者列席了会议。

会上,中国海事局与东盟各国海事劳工主管机关分别就国家履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违反公约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各国代表对中国海事局起草的关于修订岸上医疗和新增海上事故调查标准和导则的两个公约守则修正案提案表示支持。会议代表认为,中国海事局为填补公约标准的空白所作出的努力值得肯定,对中国海事局基于新冠疫情期间船舶船员疫情防控所取得的经验提炼形成的对公约岸上医疗导则的修订非常重要,能够进一步保障疫情期间海员的权益。

在会上各国代表还就中国海事局提交的《中国-东盟海事劳工提案磋商机制》文本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中国和东盟各国有必要在海事劳工提案工作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提升区域海事劳工的标准,共同维护全球海员的权益。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寿涛告诉记者,本次研讨会是在第19次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之后举办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也是加强海事领域维护海员权益和防疫实践经验分享、深化《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在海事领域实施的一次专题研讨会,将全力服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增添动力。

据了解,在当前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全球危机背景下,海员作为保障国际物流畅通的“关键工作者”,形势不容乐观,全球近200万海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海事局愿意和东盟各国海事劳工主管机关携手为全球航运业的复苏增添动力,进一步提升区域海事劳工履约水平,切实保障海员权益,共同建设中国-东盟水上安全命运共同体。

一直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海员在全球航运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和东盟国家海员的总数占全球海员总数的70%以上,在维护海员权益的目标是一致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将以此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与东盟各国海事劳工主管机关一起,积极推进后疫情时期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区域海事劳工履约水平,切实保障海员权益。

明年将是“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中国海事局与东盟海事劳工主管机关将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共同履行“海员权利法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基础上,强化区域履约标准的一致性,把海员作为“关键工作者”,高质量提升船员权益保障工作。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船厂急需扩大产能?每年3500艘绿色船舶待建造改装
近日,安联商业(Allianz Commercial)发布了《2024年安全与航运回顾》报告,其中指出,若要实现国际海事组织(IMO)设定的减排目标以及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船厂产能至关重要。

0评论2024-05-2866

 

搜船APP内阅读

让船舶交易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