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谋收购全柴动力的江苏熔盛正在通过银行间市场大举筹措资金。
依据江苏熔盛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公司生产性资金缺口高达41.35亿元。
而全柴动力的二级市场价格依然与要约收购价倒挂,要约收购一事尚不宜推进。
就本次收购事宜,江苏熔盛已经投入各类保证金11.54亿元。
面对当前价格倒挂的现状,公司只得苦苦忍耐。
据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熔盛重工发布的公告,其下属公司江苏熔盛拟于3月28日在中国银行同业市场发行第一期票据。
第一期票据金额为20亿元,江苏熔盛拟将所得款项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并偿还部分利率较高的贷款。
目前,江苏熔盛已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的票据最高本金额为36亿元。
就本次发行票据来看,江苏熔盛目前面临较大资金压力。
江苏熔盛在募集说明书中表示,随着2011年更多船舶的同时开工,公司资金需求大幅上升。
另外金融危机后,公司新签船舶订单的预付款比例大幅下降,由原来的交船前预付80%下降到现在交船前预付20%至40%,从而导致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大幅增加。
公司表示,截至2011年9月末公司已收船款约35.56亿元,不考虑新增订单的前提下,根据目前公司手持订单情况预测,目前公司资金缺口为41.35亿元。
本次募集资金中15亿元用于公司本部补充营运资金缺口。
目前而言,收购全柴动力一事已经令公司大量现金被锁定。
依据募集说明书所示,截至2011年9月末,公司其他应收款中有6.3亿元作为收购全柴动力的保证金交付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5.24亿元作为收购全柴动力所缴纳的要约收购保证金。
两下相加占去公司其他应收款总额的40.44%。
虽然公司表示,已经完成了收购全柴动力相关并购贷款的融资安排,收购金额超过20亿元,但当前面临的巨大资金缺口以及头寸调集捉襟见肘已然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江苏熔盛收购全柴动力一事正在缓慢推进过程中。
据全柴动力最新披露的收购进展显示,江苏熔盛目前仍在对本次要约收购的相关补正问题的答复做准备,相关材料尚未上报证监会。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本次收购踌躇不前的主要原因在于全柴动力股价和要约收购价的严重倒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