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交付最后3艘船!青山船厂将退出造船业

2017-09-05 10:011870青山船厂退出造船业青山船厂退出造船业

  在交付完最后3艘船之后,已有60多年历史的长航重工青山船厂将确定退出造船业。

面临船市低迷、订单枯竭以及中外运长航和招商局集团合并后造修船资源的整合,长航重工青山船厂选择主动“退出造船、转型改制”,利用自身优势加强钢结构业务,打造集装箱集散中心。

“弃船上岸”的青山船厂也有望成为国有船企成功转型的典型案例。



  领导密集调研确定“退出造船、经营转型”

  最近一段时间,中外运长航集团和长航重工相关领导来到青山船厂密集调研,对青山船厂下一步经营转型、公司改制提出了要求。



  8月25日上午,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副总经理杨运涛到青山船厂指导改制、压减工作,详细了解企业船舶生产推进情况和改制、转型情况。



  而就在8月9日,长航重工总经理、党委书记葛标到青山船厂进行了专题调研。

重点了解青山船厂造船生产推进和转型工作情况,并听取青山船厂班子及高管人员的工作汇报,特别是企业在“退出造船、经营转型”工作中,在项目甄选、市场开发、成本控制、干部队伍建设、人员稳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在此次调研中,葛标对于企业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主要包括:

  要确保在手订单交付,尤其是64000-9#、10#船,要领导带头,责任层层落实,强化执行力,从生产组织、法律应对和商务谈判三个方面做好经营风险防范,全力以赴推进生产工作。



  抓好企业转型工作。

要通过自身努力推动转型,提升非船产品规模;要强化人才培育和引进,结合“互联网+”,开阔转型思路和视野;长航重工也将在推进债务重组,简化转型项目审批流程等方面全力支持帮助青山,确保顺利实现转型。



  加快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要按照国资委要求和集团公司、长航重工的工作部署,通过公司制改制,转换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严控安全风险。

当前交船工作是在和时间赛跑,要高度关注生产安全,要加强重点部门、重点职能人员、重点工位、重点岗位、重点隐患多发地的安全管理,在关键环节做好安全防范。

同时,要做好“十九大”召开前的稳定工作。



  转型加强钢结构业务,打造集装箱集散中心

  近年来,面对船市短期内扭转无望的困境,青山船厂选择主动转型之路——朝着钢结构市场进军。

凭借自身完备的设备设施、专业化的技术团队以及多年积累的建造经验,赢得了生机。

据了解,自2015年年初以来,青山船厂就主动加大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新成立了钢结构公司。

该公司已经成为了湖北省首家风力发电塔筒钢结构制造企业,并在两个月内成功建造了世界最大钢围堰工程——青山长江大桥钢围堰。



  去年11月22日,长航重工与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青山船厂与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未来五年将在国内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桥梁和隧道工程、大型装备建造和维修工程等行业领域的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市场信息互通、区域金属结构制造生产基地互用、金属结构生产制造技术咨询服务、码头运输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的业务合作。



  7月15日,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新明一行来到青山船厂洽谈合作。

在察看了船厂预处理下料、焊接装配、吊装起运、喷砂涂装、总装下水等生产现场,认为青山船厂具有较为完善的大型桥梁钢结构生产的硬件设施。

双方领导和生产经营技术人员深入探讨了钢结构项目合作和发展前景,表达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做强做大湖北装备制造业的愿望,双方还就下一步的桥梁钢结构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8月30日,中谷海运集团董事长、总裁卢宗俊一行3人来到青山船厂考察洽谈合作。

卢宗俊参观了船厂室内分段场地、总装船台、升移船设施、长江及运河舾装码头,对青山船厂岸线、码头资源、生产场地及设备设施给与了较高的评价,认为企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稍加改造后,可以打造以武汉为中心,辐射中原地区的多式联运集装箱集散中心。



  长航集团骨干船企,曾经是中国最好化学品船船厂

  青山船厂是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重工板块的骨干造船企业,已有60余年的造船历史。

1981年建造出口新加坡的“银星”轮,是我国第一艘在英国劳氏船级社注册的船舶。

1996年,建造出口德国818箱集装箱船,开创了我国内河船厂承接万吨级出口船的先河。

2002年12月12日,完工交付的出口比利时18500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属于中国首制船舶。

据克拉克松2006年数据统计,在全球化学品船建造50强的排名中,青山船厂曾经名列世界第七位、中国第一位。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HD现代一季度计提造船工程损失准备金“趋零”
韩国最大造船集团HD现代(原现代重工集团)的造船业务正快速步入正轨。统计数字显示,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该集团旗下3家造船子公司今年第一季度计提的造船工程损失准备金大幅减少至“趋零”水平。

0评论2024-05-2973

 

搜船APP内阅读

让船舶交易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