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伏波安澜 天津搜救奋进在高质量发展“春天里”

2020-08-28 08:40390全媒记者 杨柳 特约记者 马艳玲 通讯员 盛永信中国水运报

天津,建设中的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港口经济在天津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港时提出了“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要求,2020年新年贺词再次提到了“天津港蓬勃兴盛”的殷切嘱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天津的发展离不开港口,离不开一个安全稳定的水上交通环境。8月27日,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召开宣贯会,就9月1日正式实施的《天津市海上搜寻救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主要内容进行宣传贯彻。

见事于未萌,防范于未然,图强于未来,天津市海上搜救工作现代化新篇章自此正式开启……

畅机制

高屋建瓴绘就高效反应体系

水上搜救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一部符合天津实际的海上搜救政府规章,将为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和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稳步开展提供坚实的海上搜救应急制度体系保障。

近年来,海洋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到港船舶大型化多样化日趋明显,2007年颁布的《天津市海上搜寻救助规定》(简称原《规定》已不能满足海上搜救工作的需求,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在认真总结原《规定》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原《规定》进行修订,解决海上搜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海上搜救效能。

“此次修订是继2007年发布以来的第一次重要修订,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针对原《规定》存在的体制机制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保障举措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相应修改,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建立健全海上搜救组织、协调、指挥和保障体系,提升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李爱民介绍说。

以明确海上搜救职责为例,《规定》增加“市人民政府将海上搜救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健全海上搜救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海上搜救能力”“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好海上搜救相关工作”的表述,进一步明确了市政府在搜救体制机制健全、搜救能力建设完善方面的主体责任,并对相关区人民政府的属地责任进行了规范。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规章起草工作,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成立了专门的规章起草工作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分别赴山东、海南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会同天津市司法局开展了2次集中办公和4次专题研讨,在广泛论证、多方调研和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起草了《规定(修订送审稿)初稿。

同时,搜救中心还研究编制了《天津市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简称《规划》,作为天津市“十四五”期间海上应急能力建设的行动指南。《规定》的修订和《规划》的编制为天津市海上搜救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目前,天津已建立水上搜救联席会议制度,天津海事局联合天津市交委共同制定并印发了《天津市水上搜救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会议召集人、牵头单位、主要职能、成员单位、工作规则和工作要求等,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处置合力,全面构建“政府领导、统一指挥、属地为主、专群结合、就近就便、快速高效”的应急反应体系。

强基础

整合社会力量壮大搜救队伍

今年7月,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迎来喜讯,天津市海上搜救志愿者服务团队正式注册成立。

“志愿者团队注册后,不仅有助于队伍建设和活动开展的正规化、规范化,还有助于发现和表彰优秀志愿者,在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同时,激发海上搜救志愿者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提升团队凝聚力。”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人员王曦高兴地说。

救援时刻,生死往往只在一瞬。在海难事故沿岸搜寻工作以及应对类似大连“7.16”输油管线爆炸事故和蓬莱19-3油田溢油岸边油污工作中,志愿者的作用是“正规军”无法替代的。

2010年,全国第一家省级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在天津成立,为海上搜救工作的创新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十年来,这支队伍由30人逐步发展壮大至483人,呈现出学历高、范围广、针对性强等特点,在海上搜救、船舶防污染、遇险人员家属安抚和海上安全文化知识宣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天津市海上搜救志愿者不仅积极参与演习演练和水上赛事保障,承担了水上搜救、人员转运、秩序维护等多项职责,还深入中小学校园,为中学生普及水上遇险自救互救知识,近三年来共组织‘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18次,进社区活动12次,航海日、安全月宣传活动21次,直接受众5000余人次,极大助力了海事安全知识及海上搜救文化的传播。”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人员王曦说道。

位于全国第一家省级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诞生地,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深刻知道整合各种有效的社会资源、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了应急抢险救助体系的必要性。在天津海上搜救中心不断努力下,除组建全国首支省级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外,天津市海上搜救成员单位由成立之初的15家,逐步发展壮大到目前的25家,并建立了由90余名专家组成的海上突发事件处置专家库,保持了128艘指定搜救船舶、3架指定搜救飞机、3座防污染应急设备库和4个海上污染应急设备站点常备值守,实现了辖区近岸水域污染应急全覆盖,海上一次溢油控制清除能力达到2000吨,筑起稳固的海上安全防线。

天道酬勤。自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建立以来,天津共组织海上搜救行动153次,成功救助遇险船艇150艘,遇险人员1356人,救助成功率达97.91%。其中,今年3月5日,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高效处置“冀滦渔3273”轮火灾险情,确保了船舶和人员安全,刘小明副部长在搜救快报上批示“反应迅速,施救有力,予以表扬!”

寻突破

信息化建设图强未来

“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方向,建成一体化设施装备体系。”2019年,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德胜在《全面履行职责使命 奋力实现一流海事目标》一文中要求。

令行禁止。一年多来,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加快科技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应势而动中日日常新,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现代化发展画卷生动展现——

承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无人机巡航执法试点工作。以天津海事局现有无人机应用模式、应用机型、应用场景为基础,深入调研相关直属海事局无人机应用经验,总结形成《海事无人机巡航执法建设指导意见》,为下一步全国海事系统无人机的配备、运营维护、巡航执法等工作提供统一标准。

目前已完成日常巡航、水上搜救、海事调查、防污染应急、航标巡建和船舶尾气检测六个应用场景的工作程序编写工作,完成《无人机发现的违章处理工作程序》《无人机视频图像处理工作建议》,完成《无人机的登记、使用和管理程序》

开展邮轮大规模应急救援行动研究。针对目前邮轮救援中存在的救援能力不足、救援难度大、救援体系针对性差三大问题,在全国率先编制《邮轮大规模人命搜寻救助操作手册》(简称《手册》《手册》以全面性、实用性、兼容性为方向,以反应、通讯、衔接为突破口,涵盖邮轮救助的所有场景,程序化应急救援行动以保证可操作性,在适用于搜救机构的同时也能给参与邮轮应急救援的各方提供指导,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承担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邮轮应急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工作。针对邮轮的海上大规模人命救助行动过程所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自2019年6月着手邮轮应急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工作,实现全国范围内邮轮应急信息的查询、维护和管理。目前已完成了项目验收,可以实现邮轮关联信息搜索、基于海图的应急资源展示和搜索等功能,提高了邮轮大规模人命救助行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通俗地说,邮轮应急信息数据库主要实现了搜救资源和力量的数据电子化,便于在搜救行动中快速查询搜救数据,调用相邻区域搜救力量。”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人员赵金赛解释,邮轮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新型休闲消费方式,但邮轮具有吨位大、载客多、结构复杂等特点,一旦发生紧急事件,目前某一区域救助力量不足以应对邮轮大规模人命救助时的难题。而通过邮轮应急信息数据库,可以快速了解到全国应急救助力量地理位置和可调用的救助力量,加快搜救进程,提高搜救效率。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搜船APP内阅读

让船舶交易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