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李阳升:全国的劳模,人民的“老黄牛”

2021-05-18 10:181230全媒记者 姚飞宇 王有哲 通讯员 季巧云中国水运网

老黄牛,在中国人的心里,是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实干家的化身,是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的劳动者的典型,是耿直倔强,顽强拼搏的开拓者的旗帜。老黄牛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它彰显正义和善良,提倡无私奉献和崇尚开拓和创新,弘扬忠诚和实干。

5月17日,寻访“水运红色记忆”全媒体采访团在台州港航事业发展中心采访了老劳模李阳升,“我干了一辈子装卸,一天到晚都扑在码头边,领导和同志们都喜欢叫我老黄牛。”李阳升笑着对记者说。

在交谈时,李阳升从怀里摸出了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记载着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的不平凡的荣誉,一张泛黄的入党申请书,被他保留到了现在,李阳升看着这封字迹都已模糊的申请,严肃地说:“自从入了党,我才明白我这个岗位的意义,才体会到工人阶级的担当。”

1987年,李阳升作为一名“知青”返城后,毅然继承父志当上了一名装卸工人,这一下定决心,他的毕生心血就都献给了港口事业。有一回,巴拿马籍“美娃公主”轮满载5000立方米圆木抵港。李阳升工班开工后,锚地海区气候骤变,风大流急,巨浪把外轮打得像醉汉般左摇右晃,给过驳增加了很大难度。李阳升客服晕船、乏力等困难,带领几名身强力壮的工友在外轮上捆扎圆木,既要保证过驳进度,又要防止圆木滚动伤到工友。他一口气干了一整个工作班时间,当他蹒跚地攀上甲板,已经累的连腰都无法挺直。工友们劝他回家休息,他却摆了摆手,在甲板上坐了一会,又进舱干了起来。那天,李阳升和他的工班共过驳圆木276根,总计853立方米,取得了全公司工班进驳圆木最好成绩。

“干装卸活在社会上被人们称为‘末级饭碗’,但‘末级活’总得有人做。我祖父、父亲都干了一辈子装卸工,我是一名党员,有什么理由不干装卸工。”李阳升坚定地说。

码头哺育了一代代“搬运工”的子女,也将椒江从“婴儿”哺育成如今的繁华城市。2019年,李阳升工作了一辈子的海门港码头宣布关停,一座以金属材料营运为主,集货物贸易、装卸、疏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码头将在外沙区拔地而起代替“老海门港码头”

为台州“湾区经济”的发展,李阳升不得不和“老码头”说再见,“‘搬’对我来说有非凡的意义,我在装卸工作中‘搬’是为人民奉献,是我作为一个工人阶级的担当,老海门港码头‘搬’,是作为国企的担当。”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搜船APP内阅读

让船舶交易更简单